外泌體生髮全解析|外泌體生髮真的有用嗎?費用、原理、適用對象大公開,禿頭患者的救星!

一、基本認識篇:什麼是外泌體生髮?

 

(一)外泌體是什麼?

 

外泌體(Exosomes)是人體幹細胞中釋放出的「小囊泡」,大小約為 30~150 奈米,內含蛋白質、脂質、RNA、生長因子與抗發炎因子等多種活性物質。

當人體需要修復組織或分裂細胞時,細胞會釋放外泌體,傳遞「需要生長或修復」的訊號,讓鄰近細胞同步反應。外泌體就像是細胞間的快遞員,是啟動細胞分裂、生長與修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自 2013 年諾貝爾獎頒布細胞內囊泡運輸研究以來,外泌體的潛力受到全球醫學界關注,現已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癌症治療、保養品開發,甚至毛囊修復與頭髮再生。

 

(二)外泌體生髮是什麼?

 

外泌體生髮,是一種以再生醫學為基礎、導入外泌體活性因子的育髮療程。

它的核心概念是「修復毛囊幹細胞、重啟頭髮生長週期」,並非單靠外泌體一種成分解決所有問題,而是結合頭皮檢測、專業評估與頭皮管理的複合式育髮流程外泌體育髮針對兩大落髮關鍵改善:

 

✅「該長不長」:休止期過長,毛囊未被喚醒。
✅「該掉太快」:生長期過短,頭髮來不及長出健康髮絲。

 

外泌體的角色,就是在毛囊進入休眠前,及時送出修復訊號,幫助細胞恢復正常週期、延長生長期,讓頭髮能夠重新長出來。

 


(三)外泌體生髮真的有效嗎?

 

根據 2022~2024 年間多篇臨床研究(如《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外泌體療程在針對「非疤痕型落髮」(如雄性禿、壓力型落髮)上,具有促進毛囊活性、增加髮量與改善髮質的潛力,尤以搭配光療、頭皮管理時效果更佳

不過,療效仍受到個人毛囊健康程度、外泌體來源純度與搭配療程等因素影響。

 

(三)外泌體生髮優點缺點有哪些?

 

優點

說明

修復性強

富含生長因子、抗發炎因子,可促進毛囊細胞修復與再生

和人體相容度高

外泌體與人體細胞結構相似,降低排斥反應與副作用風險

傳遞速度快

能快速傳遞訊息,將活性物質精準輸送至目標細胞

非侵入性

無需手術,療程簡單、恢復期短

可搭配其他療程

適合搭配 PRP、光療等方式提升成效

 

缺點

說明

價格昂貴

分離與純化技術成本高,療程價格不便宜

結構易受損

外泌體結構脆弱,製程不當可能降低效果

市場品質不一

尚無統一標準,產品來源、濃度差異大

無法立即見效

屬於循環修復過程,需多次療程累積成果

台灣尚未核准醫療用途

衛福部目前僅核可外泌體用於化妝品用途,其他應用仍未合法化

 

(四)外泌體生髮的原理是什麼?

 

初步的臨床試驗與研究顯示,外泌體具有促進頭髮再生與延緩脫髮的潛力,主要透過以下三大機制達成:

1️⃣ 減少毛囊周圍的發炎反應
2️⃣ 活化毛囊幹細胞,促進修復與再生
3️⃣ 傳遞生長訊號,喚醒休止期毛囊


總結來說,外泌體不只是「單點刺激」,而是透過多重機轉同時修復、抗炎與重啟毛囊生命力,是目前非侵入式育髮技術中,具有高潛力的創新選項之一。

 


 二、外泌體生髮療程進行篇

 

(一)外泌體生髮多久才會見效?

 

外泌體生髮的見效時間通常可分為三個階段:

 

🔴 初步反應期(1~2 個月)

多數人在療程後 1~2 個月內會觀察到頭皮狀況改善,如掉髮減少、毛髮較為粗壯,部分人可肉眼見到髮量變化。此階段主要為發炎改善與毛囊初期活化期。
 

🟡 中期作用期(3~6 個月)

外泌體在組織內的殘留與活化作用約為 6~8 個月。此階段建議持續進行複合式療程(如搭配光療、頭皮養護),以鞏固毛囊健康與延長生長期,是關鍵的育髮穩定期。
 

🟢 後置維護期(6 個月以上)

雖然外泌體本身的直接效果會逐漸減弱,但透過後續保養與頭皮管理(如低週期導入、營養補充),仍可維持成果、延緩退化,進一步延長毛囊健康壽命。

 

(二)外泌體生髮療程效果能維持多久?需要定期回診嗎?

 

外泌體在體內的活性通常可持續約 6~8 個月,但實際維持時間會因個人體質、生活習慣、毛囊健康程度等而異。以下是療效維持與回診建議的重點整理:

 

  • 療效持續期:平均約 6 個月,部分人可維持至 8~10 個月。
  • 回診與維護建議:初期建議每月 1 次療程,連續進行 3~6 次。穩定後可每 2~3 個月回診一次,依照毛囊狀態調整頻率。
  • 長期維護: 外泌體非永久性療法,若想長期維持濃密髮況,需配合後續定期保養療程與頭皮管理,形成正向循環。

 

(三)外泌體生髮療程需要幾次?

 

  • 雄性禿1-4期,至少 4-6 個月療程,平均 2 週一次。

  • 女性髮線分開或是瀰漫式稀疏髮,平均 2-3 週一次。

 

(四)外泌體生髮療程後會有什麼反應?

 

外泌體生髮屬於非侵入式療程,通常不會造成明顯傷口或長時間恢復期,但療程後仍可能出現頭皮輕微泛紅、溫熱感:通常為短暫反應,數小時內會自行緩解。療程後照護建議:

 

  • 當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髮精、染燙等行為,24 小時內不建議洗頭。
  • 可使用無添加配方洗髮精、搭配醫師建議的頭皮養護產品加強修復。
  • 保持作息規律、避免熬夜,提升細胞修復效率。
  • 若搭配其他療程(如光療、PRP),應依專業建議安排時間與次序。 

 

📌 若出現明顯紅腫、劇癢或不適,應盡速與施作機構聯繫,尋求專業判斷與處置。

 

 


 

三、安全性與副作用篇

 

(一)外泌體生髮有副作用嗎?

 

基本上沒有副作用。因外泌體生髮屬於非侵入式療程,相對安全,目前文獻與臨床案例中未出現嚴重副作用。多數人僅會出現短暫、輕微的局部反應。

 

(二)外泌體生髮療程進行時,可以搭配其他產品嗎?

 

是的,外泌體生髮療程可以搭配其他產品使用,但需注意搭配方式與時間間隔,以確保療效與頭皮健康。

 

  • 生髮產品與美髮產品:可以同時使用,但建議在使用生髮產品後,等待頭皮完全吸收(約2小時)再使用,避免互相影響 。
  • 低刺激性洗髮精:選擇無添加、低敏配方的洗髮精,溫和清潔頭皮,減少刺激。
  • 頭皮養護產品:如含有抗發炎成分的精華液,可搭配使用。
  • 光療與生髮帽設備:如紅光生髮帽等低能量雷射裝置,可與外泌體搭配使用。

 

(三)外泌體產品怎麼挑?來源會影響效果嗎?

 

是的,外泌體的來源與純化技術對療效影響極大。由於外泌體屬於高度精密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品質不僅會影響毛囊修復效率,也關係到使用者的安全性與整體效果。

 


 

 

四、外泌體生髮適用對象篇

 

(一)外泌體生髮適用對象有哪些?哪些人不建議?

外泌體生髮適合希望改善落髮、強化毛囊健康、延緩禿髮進程的人群,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進行此療程。

✅ 適用對象:

  • 初期落髮或輕中度髮量減少者
  • 雄性禿早期(毛囊尚未完全閉鎖)
  • 壓力型落髮、產後落髮者
  • 想避免侵入式治療、追求自然修復方式者
  • 有毛囊活性,但髮質變細、髮量變少者

 

🚫 不建議族群:

  • 毛囊已完全閉鎖、頭皮組織已纖維化者(療效有限)
  • 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免疫相關疾病者(需經醫師評估)
  • 有嚴重頭皮感染、皮膚病變、過敏體質者
  • 對生物活性成分高度敏感、有多重過敏史者
  • 頭皮長期感染(如反覆發炎或真菌感染)
  • 懷孕或哺乳期間女性
  • 正接受化療、放射治療或患有癌症者
  • 對外泌體產品明確過敏者

 

📌 小提醒:若不確定是否適合外泌體療程,應先接受專業頭皮檢測與醫師諮詢,判斷毛囊活性與頭皮狀況後再安排療程。

 

(二)雄性禿的患者適合外泌體生髮療程嗎?

 

是的,外泌體療程對「初期到中期雄性禿」患者尤其具有潛力。外泌體能改善頭皮發炎、刺激毛囊修復並延長髮絲生長期,對於毛囊尚未完全閉鎖的雄性禿患者,有助於延緩退化、促進生髮。

 

 

📍 雄性禿第 7 期實例 

某名男性患者在治療前,後枕部的頭髮密度僅約每平方公分 30 餘根。經過外泌體育髮療程後,密度提升至超過 60 根,髮絲直徑也增加約 10%

此案例顯示外泌體治療即使在進展期雄性禿中,若毛囊尚有些許活性,仍有機會透過療程達到改善效果。(※實際效果因人而異)

若你想更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外泌體療程,建議先與專業醫師或白鉦老師諮詢,進行完整頭皮與毛囊檢測。

(三)女性也適合接受外泌體生髮療程嗎?

 

是的,女性也非常適合接受外泌體生髮療程,尤其針對以下幾種常見狀況:

  • 產後落髮:產後荷爾蒙變化導致大量掉髮,外泌體有助於平穩頭皮、喚醒毛囊。
  • 壓力型落髮或慢性休止期落髮:長期壓力或作息不穩定導致髮量減少,外泌體可提供穩定修復訊號。
  • 年齡相關髮量稀疏:進入更年期後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毛髮變細、變少,外泌體有助延緩退化。

 

(四)年長者適合進行外泌體生髮嗎?

 

適合,但需評估毛囊狀態與整體健康條件。隨著年齡增長,毛囊功能會逐漸衰退,但只要毛囊尚未完全閉鎖、仍有活性,外泌體仍有機會刺激毛囊修復與延緩髮絲退化。

 


 

 五、外泌體生髮費用

 

外泌體生髮療程每次 4580-5980 元。因人而異,所需次數需諮詢施作的診所。若選擇完整的療程方案(例如 4 至 6 次療程),總費用可能介於新台幣 3 至 10 萬元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外泌體生髮療程目前未被納入台灣的健保給付範圍,無法申請健保補助。

髮農生醫提醒你,落髮不一定是命運,也不必等到嚴重才處理。若你也正在思考是否適合外泌體育髮,歡迎與我們聯繫,讓專業醫師給你最合適的建議。

 

 

本部落格不提供診斷、治療或醫療建議。本部落格上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任何醫療或健康相關的診斷或治療上的問題,請諮詢醫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士。本部落格所提供的資訊不能替代任何由專業醫護人士提供的建議。本部落格上關於任何產品的任何主張都沒有被證明能診斷、治療、治癒或防治任何疾病。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